
好色丝瓜先生草莓采摘園
電話:185-8013-0420
手機:173-5316-7669
座機:023-41638166
聯係人:徐老師
地址:重慶市璧山區壁城街道四麵山村
冬季草莓種植中,水溫控製是避免根係損傷、保障植株健康生長的關鍵環節。以下從水溫要求、預熱方法、澆水技巧及配套管理四方麵詳細說明:
一、水溫要求:貼近地溫,避免極端
適宜範圍
草莓根係對溫度敏感,較好吸收水溫為 15-20℃,與冬季棚內地溫(12-18℃)接近。若水溫低於10℃,根係活力下降,易引發漚根、爛根;水溫過高(超過25℃)則可能燙傷根係。
低溫危害
根係受損:冷水導致根係細胞膜透性改變,養分吸收受阻,植株生長緩慢。
地溫下降:澆水後土壤溫度驟降,可能引發寒害,尤其對幼苗和花期草莓影響顯著。
病害風險:低溫高濕環境易誘發灰黴病、根腐病等。
二、水溫預熱方法:因地製宜,經濟高效
棚內蓄水預熱
操作:在棚內設置蓄水池或水桶,提前1-2天將水注入,利用棚內溫度自然升溫。
優點:無需額外設備,成本低;適用於小麵積種植。
注意:蓄水池需加蓋保溫,避免夜間熱量散失。
太陽能加熱
操作:在棚頂安裝透明塑料薄膜集熱管,將水循環通過集熱係統加熱。
優點:環保節能,適合光照充足的地區。
局限:初期投資較高,需定期維護。
地源熱泵或空氣源熱泵
操作:通過熱泵設備將地下水或空氣中的熱量提取,加熱灌溉水。
優點:溫度可控,適合大規模種植好色先生污污版。
成本:設備投資較大,但長期使用經濟效益顯著。
簡易加熱法(小麵積適用)
操作:用鐵桶或塑料桶裝水,置於爐火或電熱器旁加熱至15-20℃,再搬運至棚內使用。
注意:需專人看管,避免水溫過高或桶體破裂。
三、澆水技巧:科學操作,減少溫差
澆水前測溫
用溫度計測量水溫與地溫,確保兩者溫差不超過5℃。若溫差過大,需繼續預熱或調整澆水時間。
分次澆水
首次澆少量溫水:先澆少量預熱水(約總量的1/3),待土壤溫度回升後,再澆剩餘水量。
避免集中澆灌:防止局部土壤溫度驟降,影響根係吸收。
滴灌優先
膜下滴灌可將溫水直接輸送至根係周圍,減少地表蒸發和溫度波動。
滴灌帶鋪設前需檢查是否堵塞,確保水流均勻。
澆水後提溫
澆水後立即關閉通風口,使棚溫升至28℃以上並維持1-3小時,通過空氣加熱提升地溫。
待土壤溫度回升後,再逐步通風降溫。
四、配套管理:協同增效,保障效果
覆蓋保溫材料
澆水後在地表覆蓋地膜(如銀黑雙色膜),減少熱量散失,同時反射光線增加光照。
棚四周加圍草苫或玉米秸,夜間可提高棚溫2-3℃。
調整澆水時間
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澆水,此時棚溫較高,澆水後地溫回升快。
連續陰雨天或低溫天氣暫停澆水,待天氣轉晴後補澆。
結合葉麵噴水
若空氣濕度過低(低於40%),可在中午溫度較高時向葉麵噴溫水(15-20℃),增加濕度並清潔葉片。
噴水後及時通風,避免葉麵長時間積水引發病害。
